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开国皇帝
朝代 | 起讫年代 | 都城 | 今地 | 建立者/开国皇帝 | ||
---|---|---|---|---|---|---|
夏朝 | 约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 安邑 | 山西夏县 | 禹 | ||
商朝① | 约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 亳 | 河南商丘 | 汤 | ||
周朝 | 西周② | 约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 | 镐京 | 陕西西安 | 周文王姬发 | |
东周 | 前770年~前256年 | 洛邑 | 河南洛阳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前770年~前476年 | - | - | - | ||
战国 | 前475年~前221年 | - | - | - | ||
秦朝 | 前221年~前207年(15年) | 咸阳 | 陕西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前206年~前202年(5年) | 彭城 | 江苏徐州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前202年~公元8年(210年) | 长安 | 陕西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③ | 8年~23年(16年) | 常安 | 陕西西安 | 王莽 | ||
玄汉③ | 23年2月~25年9月(2年)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河南南阳 河南洛阳 陕西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25年~220年(195年) | 洛阳 | 河南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220年~265年(45年) | 洛阳 | 河南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221年~263年(42年) | 成都 | 四川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222年~280年(58年) | 建业 | 江苏南京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265年~316年(51年) | 洛阳 | 河南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317年~420年(103年) | 建康 | 江苏南京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④ | 304年~439年(135年) | |||||
南北朝 | 南朝 | 刘宋 | 420年~479年(59年) | 建康 | 江苏南京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479年~502年(23年) | 建康 | 江苏南京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502年~557年(55年) | 建康 | 江苏南京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557年~589年(32年) | 建康 | 江苏南京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386年~534年(148年) | 平城 | 山西大同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河南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534年~550年(16年) | 邺 | 河北临漳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535年~556年(22年) | 长安 | 陕西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550年~577年(27年) | 邺 | 河北临漳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557年~581年(24年) | 长安 | 陕西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581年~618年(38年) | 大兴 | 陕西西安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⑤ | 618年~907年(289年) | 长安 | 陕西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十国⑥ | 后梁 | 907年~923年 | 开封 | 河南开封 | 后梁太祖朱晃 | |
后唐 | 923年~936年 | 洛阳 | 河南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936年~947年 | 开封 | 河南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947年~950年 | 开封 | 河南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951年~960年 | 开封 | 河南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前蜀 后蜀 南吴 南唐 吴越 闽国 马楚 南汉 南平 北汉 | 902年~979年 | - | - | - | ||
宋朝 | 北宋 | 960年~1127年(167年) | 开封 | 河南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1127年~1279年(152年) | 临安 | 浙江杭州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907年~947年(40年) 947年~1125年(178年) 1124年~1218年(94年)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内蒙南波罗城 河南开封 吉尔吉斯斯坦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 | 937年~1254年(316年) | 太和城 | 云南大理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1038年~1227年(190年) | 兴庆府 | 宁夏银川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1115年~1234年(120年) | 会宁 | 黑龙江阿城 | 金太祖阿骨打 | ||
中都 | 北京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河南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1206年~1271年(蒙古) 1271年~1368年(98年) 1368年~1402年(北元) | 大都 | 北京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元惠宗托欢特穆尔 | ||
明朝 | 1368年~1644年(277年) 1644年~1683年(南明) | 北京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1616年~1636年(后金) 1636年~1912年(276年) | 盛京 北京 | 沈阳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 ||
历朝历代的都城一般只列一个 |
附注:
备注:一直以来,夏商周的起讫年代以夏朝“约前2146~1675年”,商朝“约前1675~1029年” ,西周“约前1029~771年”出现在史料上。但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夏朝应是“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是“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然而,夏朝是否存在过都有争议。
①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国都在亳(今商丘)。前三百年中内乱加水患都城搬迁了五次。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约公元前14世纪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② 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西周进入了短暂的共和时期,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在这之前,所发生的事的年代都是推测的,历史事件是凭借甲骨文,金鼎文和人们的传说来叙说的,断断续续,无从查考,而甲骨文那些记载的也不全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争议很大。
③ 新朝和玄汉:王莽建立新朝(公元8年~23年)取代汉朝。汉宗室刘邦的九世孙刘玄所建的一个短暂的政权(公元23年2月~25年9月),继续沿用“汉”的国号,该政权承新朝下启东汉。更始元年至二年间,名义上统一了西汉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与西汉、东汉合称汉朝,为区别西汉、东汉,蜀汉,故称“玄汉”。公元25年,刘邦的九世孙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西汉、玄汉、东汉、季汉究竟是什么关系?
④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439年)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五个少数民族在中国北方境内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汉(前赵)、后赵(魏)、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成汉)。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高句丽、翟魏、谯蜀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实际上20个都不止。先秦、秦国、秦朝、前秦、后秦、西秦是什么关系?
⑤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于690年称帝,国号“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也称“南周”。并自以“瞾”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自为皇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仅有的正统女皇帝。她登位时已经67岁,又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的帝王。直到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汉因王莽新朝分前后汉,唐为何不因武周而分前后唐?按照正统思维:新朝和武周是两个既被承认又不被承认的朝代。
⑥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79年):“五代”指907年朱温灭唐后建立的后梁及继起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合称为“五代”。南方还有许多割据势力,其中有:南吴(杨吴)、前蜀、吴越、南楚(马楚)、闽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孟蜀)、南唐、北汉等国,史称“十国”。但实际却不止十个,其他中华王国:吐蕃、西域各国、渤海国、高句丽、琉球王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回鹘、古代越南王国、吐谷浑等等。“五代”和“十国”合称“五代十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五代结束。最后于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中原,十国结束。中国历史三个乱世之一“五代十国”
关于朝代起讫时间:事实上朝代更迭,王朝通常不会如此顺利地过渡到另一个王朝,执政权经常不会立即转移,因而会有时间重叠。因为朝代往往是在推翻现存统治之前建立起来的,或者是在被打败之后持续了一段时间(完成统一)。就像清朝建立于1636年(从后金1616年开始只是称王),明朝正统灭于1644年,而最后一个南明的政权直到1683年才被废。这种统治的变化是混乱而漫长的事情,清政府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来扩大对全中国的控制。因此,假设中国在1644年突然发生了一次变化是不准确的。
关于朝代的前缀:由于有些朝代或国号名称并不是只有一次使用,所以后世的史学家往往在前面加一些前缀以示区别,比如五代的梁唐汉晋周前面都加了一个“后”字,因为这些朝代以前都出现过。有时又以统治的中心来区别,比如两汉,为了有所区别,因为刘邦建立的汉朝定都在长安,而刘秀的汉朝定都在洛阳,由于洛阳在西安以东,于是就把刘邦的汉称为“西汉”,刘秀的汉为“东汉”,也称为“前汉”、“后汉”。以都城方位区分的情况还有西晋和东晋、东魏和西魏、北宋和南宋的划分。
关于朝代的都城: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都大多集中在国都,西周开始的陪都制度又叫“两京制度”,此后各朝代无不仿照周朝设立两京,甚至三京、四京,有的甚至有五个首都。汉、隋、唐、宋时代华夏王朝大多都是“两京制”,“西都长安,东都洛阳”都号称是十三朝古都,那宋往后两京渐渐衰败,政治中心东移,北宋时代的两京已经是东京开封,西京洛阳了,还有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南宋时法理国都还是东京开封,行在临安(杭州),元往后,政治中心大多在北京。少数时辰在南京(明初建都南京)。因为篇幅上述表格只列一个都城。中国有多少个城市做过国都?(中国八大古都)
关于开国皇帝的称谓:本专题的绝大部分开国皇帝的名字前带谥号(×帝)和庙号(×祖/宗)的方式进行了修饰,也许有人认为刘邦叫“汉高帝”是笔误,应为“汉高祖”,非也。“汉高祖”既非谥号也非庙号,当年司马迁误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唐朝以前称呼皇帝一般都使用谥号,但是像“汉更始帝”并非庙号也非谥号,习惯采用年号称呼。另外王莽既无庙号也无谥号,虽然自称新朝皇帝,但后来刘姓君主并没有对王莽进行追封。但王莽在位时为前代多个皇帝追封庙号,庙号也从他这一代开始泛滥。
中国有过多少个皇帝?1912年共和体制在中国确立以前,最高统治权力是以家族世袭为主的,这些世袭王族的更替组成中国朝代。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朝代歌
第一种
[大陆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香港版本]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祯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
[大陆苏教版历史教材]、[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五种
盘古开天神话传, 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 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 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 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 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 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 人民共和开新篇。
第六种
[香港中学生常用简易版本]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第七种
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谋。
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华。
第八种
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
两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
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
元明清三代,中国疆土定。